傳統客家人因為住在丘陵與山地,靠著耕田與種茶維生,故常用歌唱的方式來跟對面山頭的友人溝通,而就形成了傳統民謠,因為在山間誕生,故稱之為山歌,而「山」也有田野、鄉間的意思。客家山歌也有人稱為「 採茶歌」或「九腔十八調」。「採茶歌」是因為客家民謠與客家傳統戲曲「三角 採茶戲」密不可分;「九腔十八調」則是用來形容客家民謠的內容豐富、曲調多。
山歌是一種口唱文學,一切人情事物,均可用「七言四句」形式直接唱出,一般用「四句八節」,來囊括傳統山歌特色。
傳統客家山歌可分為三大調,分別是老山歌、山歌子、平板。
老山歌以La Do Mi 三個音做變化,是自由吟唱的形式,沒有固定的拍子。詞也是唱歌的當下想到什麼就即興唱出來。早期客家人在山上採茶的時候,因為要呼喊遠方的親友,所以會以唱山歌的方式來與對面山頭的親友溝通,也因此老山歌無固定形式,音域則比較寬、比較高。
山歌子由老山歌演變而來,一樣是以La Do Mi三音做變化,不同的是山歌子有固定的節奏,伴唱帶中通常前奏是24拍,歌曲部分則是48拍。 詞的部分則是從唐詩宋詞漢賦演變而來,因此嚴格規定必須是七言絕句,第一、二、四句壓韻,第三句則不用,遵循平平仄仄仄仄平的規則。
在唱山歌子時也要注意,第一跟第三個字,不適合唱三聲的歌詞。因為山歌講求的是韻味,所以男女對唱的時候一定是同調不同韻,樂器不能隨意換調,唱歌的人就必須自己換韻。
平板的限制則少了很多,從Do到高八度的Do都是會出現的音,限制最少,風格活潑流暢。
除了以上三種山歌之外,剩下的就是小調,詞曲都是固定,與現在我們常聽到的流行歌形式一致。
Comentarios